
《西游記》武當山取景
金鷹娛樂訊 “這里是著名的道家圣地,所以,我們把孫悟空偷吃人參果的這段放到武當山來拍。”張紀中說。
昨天,《西游記》在武當山開機。盡管還有一個半月才結(jié)束所有的拍攝,但張紀中卻告訴記者,新版《西游記》的發(fā)行相當不錯,賣出了30萬一集的天價,第一輪發(fā)行就已經(jīng)將成本收回。
不過張紀中依然愁眉不展,高興不起來,他感嘆說:“拍這戲,壓力大呀。”
四月大雪擾亂發(fā)布會
武當山游客圍觀張紀中
已進入初春四月,昨天突如其來的一場冷空氣,武當山居然飄起鵝毛大雪來,將一干穿著薄絲襪的女記者們,凍得夠嗆,都三五成群地扎堆取暖。不過,有一種熱情卻爆發(fā)了。
許多昨天上山的游客們,都是第一次見到明星,看到電視劇拍攝。所以,一看到張紀中版《西游記》在此開機,顧不得這難得一見的四月飛雪,對張紀中實施圍追堵截的戰(zhàn)術(shù)。不能學演員躲到化妝間,也抹不下面子,張紀中只能硬生生將自己變成人肉背景,咧著“茄子”的笑容,在大雪中與眾人合影簽名。
有名帶著東北口音的大漢,從一群中年婦女中突圍,拽著張紀中喊:“大胡子、大胡子,跟我合張影吧。”拍完,記者聽到此人拉著同伴問:“他是演《西游記》里的沙僧嗎?”眾記者笑倒。
對于這場不請自來的大雪和熱情迸發(fā)的游客,主辦方也毫無心理準備。原本決定9點開始的發(fā)布會,一直拖到近10點,張紀中才帶著取經(jīng)四人組現(xiàn)身。
悟空熱得直流汗唐僧凍得打哆嗦
在師徒四人中,“孫悟空”成了大家最羨慕的人。
“那猴子一天到晚都穿著毛皮大衣,瞧他得瑟的。”一北京娛記指著在現(xiàn)場活蹦亂跳的“孫悟空”說。當大家都恨不得抱在一起取暖的時候,只有孫悟空一個人在那里非常不合時宜地叫“熱死我了”。
在回去的路上,卸了妝的吳樾帶著白帽子和墨鏡,很有明星派頭地鉆進車里。只不過,幾乎沒有記者認出“孫悟空”來。不過,吳樾明顯不在意這事,他的心理狀態(tài)相當好,他唯一在意的是與六小齡童的比較。
“我也是看老版《西游記》長大的。小時候看到三打白骨精那場戲的時候,看孫悟空被委屈地趕走了,心里特別氣憤。所以,這次在拍三打白骨精這出戲的時候,我特別加了些東西。在最后一場戲,當孫悟空成為斗戰(zhàn)勝佛的時候,我還建議導(dǎo)演加了個片段,懷念他的師父菩提老祖。我很有自信地說,電視劇播出之后,大家絕對會認為我演的孫悟空更好。”
唯一露臉的男主角“唐僧”聶遠,昨天一直躲在化妝間里,直到開機儀式開始才出來。“你看,我這袈裟,都是漏風的。根本擋不住風。”聶遠扯著那身看似飄逸,實則透心涼的紗布袈裟感嘆,“我都不知道,去年冬天零下20多攝氏度的天氣,我是怎么扛過來的。”
話鋒一轉(zhuǎn),聶遠也為自己的健壯版唐僧正名:“很多人都質(zhì)疑說,為什么唐僧不是細皮嫩肉的?你想,那唐僧長途跋涉十多年,風餐露宿,饑一頓飽一頓的,跟驢友一樣,怎么可能還是雪白粉嫩的?大家不要從文字上片面地去理解唐僧。‘嫩’的是唐僧的內(nèi)心,外表肯定不是這樣的。”
每集賣到30萬天價張紀中發(fā)愁還差錢
張紀中明顯老了許多,以前就胡子是白花花的,現(xiàn)在連頭發(fā)都大把大把的花白了。昨天下石梯的時候,一向走路虎虎生風的張紀中,居然像唐僧一樣,是“孫悟空”攙扶著下來的。“拍這戲,我壓力大啊。”將眉頭擠出個“川”字的張紀中,苦惱地說。
“這戲還有一個半月就殺青了,進入后期制作。每個鏡頭都要用到電腦,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因為這戲的拍攝周期太長,很多投資商都撤了錢,擔心收不回本。你看我拍了那么多戲,一直沒賠過,這次要是虧了,多丟面子啊。”張紀中說。
從《西游記》籌備起,張紀中叫窮就沒停過。之前曾經(jīng)一度傳出消息稱,因為籌不到錢,《西游記》差點流產(chǎn)。之后從去年9月開拍到現(xiàn)在,張紀中每見一次媒體,都哭一次窮。不過,這次,他的口氣明顯好了些,因為在哭完窮之后,他又加了一句:“從目前的發(fā)行看來,虧是不會虧的,有沒有賺就不知道了。”
張紀中透露,因為《西游記》投資高,所以賣出的價格也是天價。“現(xiàn)在賣給上星衛(wèi)視的價格是30萬元一集,地方臺也漲價了。以前買我的戲是7萬元一集的,買《西游記》就得14萬元一集,翻一番是肯定要的。”
張紀中告訴記者,目前《西游記》光靠第一輪發(fā)行就已經(jīng)賺回了成本,他們還打算把戲發(fā)到海外去,賺老外的錢,“我們的目標是,最好能賣他個10萬美元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