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思成
(新快報記者 曾樂)本來跟陳思成約好下午兩點見面,結果由于他拍戲拖延了,改為三點。記者見到陳思成的時候,他一副很累很憔悴的樣子。記起他在我們見面前一天晚上在博客里寫道,“煙怕發(fā)卷,人怕輪奸……我們這幫戲子……近一個星期,我被輪了,心力交瘁,苦不堪言。”記者問,為什么情緒如此低落?陳思成倒有點不好意思起來了,他說,說自己是戲子其實是反諷,他說劇組趕戲,自己過去連續(xù)一個星期休息時間少于五小時,而最近的26個小時則完全沒休息過,因此情緒不是那么高漲。
說到這個在廣州拍攝了一個余月的電視劇《命運》,是前段時間從20多個劇本中挑出來的。他說這次的形象跟以往的主旋律戲不同,自己演繹的人物以王石為原型,從一個撿破爛的退伍軍人到上市公司的老總。跟“巖女郎”曹曦文有感情戲,與老前輩李雪健也有對手戲。明年初會在央視播出。
曾經(jīng)視演員為賺錢的工具
此前,他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做演員很被動,“我一直煩這種感覺,我們像坐臺小姐一樣坐在那里讓導演挑來挑去”。當日記者與陳思成再重談這一話題,陳思成很直爽地說,他說過的話他會承認,至于別人產(chǎn)生怎樣的聯(lián)想他覺得沒所謂,他說自己也只是打了個比喻,“《士兵突擊》之前,我的確這樣想的,沒有話語權,很迷惘。而我從小就認為,是男人都應該主動地攻城略地。只是當初在這一行剛起步的時候,要去各式各樣的酒局飯局,被導演和制作人挑來看去,感覺很悲慘。即使現(xiàn)在有了一定的作品,也只是有限的選擇。”
陳思成不忌諱坦言,曾經(jīng)真的只是將演戲視為賺錢的工具,直到《士兵突擊》之后,尤其是他意想不到的是,《士兵突擊》那種“不放棄,不妥協(xié)”的信條居然也成了四川地震眾多災民的精神支柱。陳思成說,剎那間他覺得當演員其實也責任重大,并且越來越重視和尊重自己演員這一身份,“打《士兵突擊》之后的每部劇我都很認真對待,并且對演員有了重新的認知,我會有信心走下去,腳踏實地地走下去。”

陳思成劇照
陳思成的夢
放棄《團長》選擇電影
《士兵突擊》紅了之后,也讓陳思成以及王寶強、張國強、段奕宏、李晨等一批實力派演員浮出水面。而很多人也相信,康紅雷執(zhí)導的被視為《士兵突擊》續(xù)集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簡稱《團長》),必定是2009年電視熒屏的霸主。不過在這部大家都很看好的電視劇里,陳思成只是客串兩三天的戲,并選擇了去演一部可能根本沒機會在國內(nèi)公映的電影,“為了這個事情,其實我也有跟康導談過兩三次,最后他也支持我接電影。”陳思成也知道,從功利角度考慮,主演《團長》的話必定會讓他人氣再上一層樓,但最后他還是選擇了電影,“那個男一號的角色很尖銳,可以拓寬我的戲路,而《團長》的角色再演下去也只能是深化。”
談到他主演的這部電影,陳思成的眼睛馬上放出異樣的光芒,他說這部戲的編劇也是《頤和園》的編劇,題材比較尖銳,之前中國電影所沒有涉及的,主要是關于“尋找”的故事,至于他主演的角色更是他演繹生涯上的一個大突破。在我們再三“逼供”之下,陳思成和盤托出,當然前提是我們要保密。不過陳思成確實沒夸大其詞,相比于陳思成之前的“民工”、“軍人”以及“上市公司老總”等角色,陳思成這次的角色果真如他自己所說挺出人意料,也是中國內(nèi)地電影所沒有涉及的角色。
現(xiàn)在對唱歌興趣不大
其實在成為演員之前,陳思成更為擅長的是唱歌,并早在2001年簽約華納唱片。陳思成透露,當初他的第一張唱片整個都出來了,只是最后因為“約”的問題而流產(chǎn)。說到年少的時候喜歡唱歌,陳思成笑說,中學時代為了博女孩子歡迎,有人選擇了跳舞,他則選擇了唱歌。至于現(xiàn)在,唱歌對他而言只是業(yè)余愛好。今后是否再往音樂方面發(fā)展?陳思成稱自己興趣不大,“《士兵突擊》之后登臺演出過幾次,我覺得那不是我要的生活。很多歌手上臺獻唱,唱來唱去都是這首歌或者那幾首歌,挺無聊的。”
期望往幕后發(fā)展
跟陳思成聊天,你會發(fā)現(xiàn)他跟很多演員大不相同。他不會很官方地回應你各種質(zhì)疑,也不會賣弄各種噱頭來制造自己的見報率,比如他不會主動談自己的同學趙薇,也不會拿剛過世的恩師謝晉來說事。陳思成追求更多的是精神靈魂上的東西。他的閱讀量很大,睡前不看書睡不著,甚至上廁所也有看書的習慣。
但陳思成個人不認為他自己比一般演員更有深度,“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有人覺得名利有很大吸引,而我則選擇追求精神靈魂上的東西。”不過他不忌諱承認自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在很多演員追求演、唱、主持多棲發(fā)展的時候,陳思成最期望的是臺前幕后雙向發(fā)展。除了不想當一個被動的提線木偶之外,他更追求一種主動權。他說自己的偶像是鄧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