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鵬、苗圃主演的《我們倆的婚姻》正在央視八套熱播。這部描寫都市白領(lǐng)婚姻的電視劇,引起了人們對當代都市人婚姻觀的探討。該劇導演李自人昨天接受記者專訪,暢談自己對婚姻的看法。他直言不諱指出,這部作品是對都市女性生存的解剖。他認為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而婆媳關(guān)系的緊張的根源其實往往都在媳婦和兒子一方。
揭示婚姻實質(zhì)
并非“我們倆”的事
盡管電視劇的名字是《我們倆的婚姻》,但李自人認為婚姻并非僅是“我們倆”的事。“婚姻從兩性結(jié)合的角度來看,不存在第三個人,自然是‘我們倆’。但如果我們談婚姻里所包含的內(nèi)容,那顯然不止‘我們倆’。我在臺詞里提到過,‘愛情是兩個人的,婚姻是很多人的’,比如雙方的家庭、家族,包括孩子,這些都是婚姻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婚姻不完全是兩個人的事。”
至于該劇的創(chuàng)作動機,李自人回憶:“和我母親有關(guān)。我母親三年前過世。我父親之前已經(jīng)不在了,姐姐一家和我母親一起生活,住的是原來的房子,所以那個家,對我來說是一個感情和精神上最實在的家,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母親走后,盡管姐姐一家人還住在那兒,說實話,就我內(nèi)心的感受,家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變樣了,這對我是個打擊,之后有好長一段時間總感覺自己失魂落魄。劇中的秦母有我母親的影子,做事明白也很有原則。”
為“婆婆”喊冤
“婆婆”淪為弱勢群體
李自人直言婆媳關(guān)系的焦點在于人們認識上的誤區(qū),“今天,與年長的婆婆相比,年輕的媳婦明顯占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文化資源和性別資源,那些被人們‘妖魔化’的惡婆婆們,早已淪為社會弱勢群體。很多人喜歡看韓劇、日劇,是因為能夠在里面看到他們所向往的那種濃濃的親情氛圍。而這氛圍,正是我們丟失的一個家庭應(yīng)有的倫理秩序。我覺得,最不能理解的是那些所謂夾在婆媳矛盾中的男人們,好像一句‘家務(wù)事說不清’就能把身上的責任推卸得一干二凈。”對于婆媳矛盾的焦點是為爭奪夾在婆媳中間的那個男人,李自人強調(diào):“這是一個彌天大謊。持這種說法的人往往會把狹隘的二人世界放大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同時完全漠視人類社會的家庭秩序和倫理關(guān)系。”
李自人認為,這種爭奪“兒子”和“丈夫”的結(jié)果,最終敗下陣的一定是婆婆。“因為婆婆們一般會為了顧及兒子以及整個家族的顏面,繳械投降。而媳婦們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無往而不勝。我在采訪中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大多數(shù)不愿接納老人的家庭,夫妻感情一般都很脆弱。”
質(zhì)疑當代“媳婦”
設(shè)計人物帶明顯缺陷
李自人并不否認《我們倆的婚姻》意在質(zhì)疑當代都市男女。“劇中的男女主角在我看來都有問題。至少我在設(shè)計這兩個人物的時候,有意讓他們帶有某種明顯的缺陷。”
他舉例:“比如李亞鵬扮演的這個人物,在進入婚姻之前,他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想了,但是他唯一沒有想到的是,對方心里裝著另一個男人;而女主角就更愚蠢了,當她最終決定嫁給這個人時,她唯一沒想到的是,對方還有一個媽!這有點兒可笑吧,可生活中比這一對還要荒唐的事比比皆是。他們的心理上從一開始就擺出一副自以為是的架式,那日后婆媳還怎么相處?天底下有哪個婆婆愿意找個準備跟自己對著干的媳婦?”
婆媳矛盾是真實謊言
婆媳關(guān)系是婚姻生活中最易引起矛盾的導火索。李自人直言,婆媳矛盾中婆婆一方基本是無辜的,責任主要是兒子和媳婦的。
他表示:“這涉及幾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受傳統(tǒng)文化思維慣性的影響,不加分辨地把幾千年來的婆媳矛盾一概而論;二是夫妻雙方的感情基礎(chǔ)和彼此的接受程度有限,婚姻本身就不牢靠,把結(jié)婚前應(yīng)該解決的問題帶到婚姻中來,最后歸罪到婆婆身上;三是當下流行的兩人世界的說法。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只排斥婆婆,甚至排斥孩子,把養(yǎng)育下一代視為妨礙兩個人幸福的拖累。”
李自人透露,為了寫這個劇本,他做了廣泛的調(diào)查,聽取過很多人包括媳婦們的種種說法,但在調(diào)查后,李導發(fā)現(xiàn)一個驚人的結(jié)論。“每每說到最后,讓媳婦們真正不滿意的人往往不是婆婆,而是她們的丈夫。所謂婆媳矛盾更像是一種為掩人耳目而刻意夸大的真實謊言,這個謊言幾乎把整個社會都蒙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