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冠楠 發(fā)自北京
北京 2009-7-1 (中網(wǎng)資訊中心)----6月初,一支由定居香港和美國的黃埔后人組成的訪問團悄然抵達臺北桃園機場。此次由幾位黃埔二代自發(fā)組織訪問臺灣的活動在兩岸交流史上尚屬首次。與訪問團行前低調動作截然相反的是,團員們在臺灣的三天,受到高規(guī)格的禮待,臺灣地區(qū)軍政高層悉數(shù)與之會面。有臺灣政情人士稱,受到臺灣地區(qū)軍政高層一致歡迎,并有如此高規(guī)格接待的團體,除黃埔后代訪問團外無他。
有大陸研究兩岸關系的專家指出,國民黨高層有意借黃埔后代訪問團傳遞島內友好信息,黃埔二代或將成為兩岸交流中樞。而黃埔后代訪問團能受此禮待,除與兩岸黃埔精神的共識有關外,還與北京調整對臺戰(zhàn)略有直接關系。
6月25日,應有關方面的邀請,來到大陸的訪問團成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這次訪談是一貫低調的黃埔二代結束臺灣之行后首次接受媒體采訪。赴臺灣訪問團團長胡葆琳(黃埔二期胡靖安將軍之女)、副團長肖松林(黃埔一期劉昆陽將軍之子)、團員王曉玉(黃埔七期王劍秋將軍之子)向記者娓娓道出三天寶島之行的所見所感。
同根同源 一脈相承
黃埔二代訪問團在臺灣島內雖只停留三日,但卻受到了極高規(guī)格的接待。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副主席蔣孝嚴,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中央軍事院校校友會理事長”陳鎮(zhèn)湘等先后會見了代表團成員,并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
抵達臺灣當晚,國民黨中評會主席團主席許歷農(nóng)上將便親自宴請訪問團。而在訪問團參觀“總統(tǒng)府”時,馬英九特意安排所有成員從“總統(tǒng)府”正門進入,這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禮遇。臺灣方面還安排訪問團成員參觀“總統(tǒng)府”檔案館,許多成員在檔案館內找到了自己父母當年的老照片,得以追憶往昔。
從臺灣對此次訪問團的高規(guī)格禮遇,可以看出臺灣地區(qū)高層對整個訪問團的重視程度來源于兩岸對黃埔精神共有的認知,對黃埔精神的深刻理解。正是這樣一種精神拉近了兩岸的距離,而不再是形式化的迎來送往。
馬英九在與訪問團會面時說,再過幾天就是黃埔軍校85周年建校紀念,訪問團選擇這個時候到臺灣別具意義。他還告訴在座的黃埔后代,6月下旬,他會親自到“陸軍官校”主持“三軍五校”聯(lián)合畢業(yè)典禮,屆時他還會領唱黃埔校歌。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在會見訪問團時,特別強調自己對黃埔精神的感動。他說,三年前曾去黃埔軍校舊址參觀,感觸良多。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的講話中肯定了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zhàn)場的抗日精神,使得抗戰(zhàn)的真實歷史得以還原,他感到很欣慰,也間接促成了他的“破冰”之旅。而在他2005年去中山陵拜祭孫中山先生的時候,更有民眾舉著“我們是黃埔后代人”標語,他至今都印象深刻。
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代表吳伯雄主席會見了訪問團成員。作為蔣家后人,看到黃埔后代的到來更是格外親切。他用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形容他與黃埔的感情。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接待訪問團成員時說,自己是臺灣人,也是喜歡吃辣椒的湖南人,更是中國人。
另外,“臺灣中央軍事院校校友會理事長”陳鎮(zhèn)湘建議,為增進兩岸的互信,可以首先增強兩岸預備役軍人的接觸,進而增進兩岸現(xiàn)役軍人的了解。
短短三天,黃埔后人感受到了島內強烈的統(tǒng)一愿望和他們對黃埔后人的深厚感情。訪問團團長胡葆琳還向記者透露一個細節(jié),6月4日晚上馬英九剛回到臺灣,5日上午視察軍演,下午便會見了代表團。與訪問團交流時,馬英九因公務繁忙不得不結束談話,但意猶未盡。
父輩有知 足以得慰
談及此次臺灣之行,胡葆琳、肖松林、王曉玉等皆表示收獲遠超過預期。
胡葆琳說:“在最短的時間內見到臺灣島內這么多高層,感受到臺灣高層對我們黃埔后代的重視。如果父輩泉下有知,一定對我們能為兩岸關系的和平發(fā)展出一份力而感到欣慰。”
此次訪問團副團長肖松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自己為“年過花甲已近古稀”的國共合作“產(chǎn)物”。他告訴記者,自己的父親是黃埔一期生國民黨中將,蔣介石介紹加入了國民黨。母親是新四軍李先念部參謀,李先念介紹加入了共產(chǎn)黨。所以對他來講,國共兩黨的嫡血一并在身內流動、燃燒。也正是這種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完成父母輩的遺愿。他還表示,臺灣之行讓他強烈感受到了兩岸高層領導互相釋放的善意和誠意。“馬英九就高度贊賞了胡錦濤總書記的智慧和務實,并表達了自己對兩岸和諧的意愿。”另外他還特別強調,訪問團贈送給臺灣的“和平之春”瓷瓶融入了黃埔后代期盼和(瓶)平統(tǒng)一的心愿。祝愿兩岸能夠和平、和諧、創(chuàng)造雙贏。
王曉玉坦言,發(fā)起這個活動的初始階段,并沒有考慮太多,也不知道會產(chǎn)生今天的效果。“只是單純地希望能夠為兩岸做一些事情,看能否借助我們黃埔后代的身份在兩岸和平統(tǒng)一方面起一些作用。但是此行的收獲遠超過我們預期,能見到這么多臺灣地區(qū)高層并與他們推心置腹交談,我想我們還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的。”
黃埔精神 和諧共鳴
針對黃埔后代訪問臺灣一事,記者還采訪了周恩來總理的侄女周秉德和郭沫若先生的女兒郭平英。周恩來總理曾擔任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而郭老曾經(jīng)擔任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招考委員會委員、政治教官。作為與黃埔有著深厚淵源的二代子女,兩位都肯定了此次黃埔二代訪臺的積極意義。周秉德認為,臺灣地區(qū)高層之所以對黃埔二代給予極高規(guī)格的禮遇,兩岸對黃埔精神的共鳴是關鍵。但她同時認為,臺灣地區(qū)高層深知黃埔精神在臺灣各界的影響力,處理好與黃埔二代的關系對維持島內繁榮穩(wěn)定極為重要。“現(xiàn)在臺灣地區(qū)海陸空三軍中有眾多黃埔后人,且擔任要職,他們的一舉一動將決定臺灣的未來走向。”
作者: 責任編輯:拓荒者
要了解更多,可繼續(xù)查閱相關資訊:
0
上一篇:俞云波:我與董寅初的不解之緣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