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慎重研究,省檔案局決定,將鼓勵公眾參與推薦、自薦候選人。同時,“浙江名人”應該是什么標準,也引起了大家的爭論,省檔案局也希望通過早報,向所有讀者征集評選標準:“浙江名人”應該是怎樣的人?
名人評選“以人為本”
昨天,省檔案局負責人,以及來自全省11個地市的檔案局分管領(lǐng)導,召開首批“浙江名人”評選工作協(xié)調(diào)會,對專家、讀者們關(guān)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討論。同時,為了保證評選的獨立、客觀、公正,與會人員也鄭重簽下了承諾書。
省檔案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往檔案部門的工作,是以時間為中軸,一層層地疊加。人和事散落在這之間,這是一種相對無趣的庫房式的工作方式。而“浙江名人”評選,則以人為基本元素。“記錄名人的一生,通過他的生命周期,反映浙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進程,立體感更強,更深入,也更有血有肉。”省檔案局負責人說,“這對我們傳統(tǒng)的工作方式,是一種補充和豐富,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也更富有史料利用價值。”
“浙江名人”評選工作和“名人館”的建設,昨天也引起了國家檔案局局長、中央檔案館館長楊冬權(quán)的關(guān)注。楊冬權(quán)說:“我注意到了‘浙江名人’評選,影響很大,符合以人為本的理念。”
候選人推選
公眾也能推薦自薦
這幾天來,許多讀者也打進早報熱線,希望“浙江名人”的評選,能夠開放公眾推薦、自薦的通道,有些熱心讀者已經(jīng)在向早報推薦候選人。
昨天的協(xié)調(diào)會上,衢州市檔案局副局長程軍也建議:“名人要得到社會公認,也是需要群眾基礎(chǔ)的,應該多聽聽來自群眾的聲音。”
對于這些建議,昨天,省檔案局經(jīng)過慎重研究決定,推選渠道將不局限于檔案部門、省直機關(guān)、大專院校、社會團體等單位,將鼓勵公眾參與推薦、自薦候選人。推選時間截止到2010年8月16日。
名人該是怎樣的人
評選“浙江名人”,該怎么來定評選的標準?這個問題,不但是讀者們關(guān)心的,更讓前來參加會議的各地市檔案局分管領(lǐng)導,也犯了難。
目前,“浙江名人”評選,初步明確的范圍,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即當代),在經(jīng)濟、文化、社會、科技或其他領(lǐng)域推動浙江進步與發(fā)展的偉大實踐中,浙江籍或在浙江境內(nèi)長期工作活動過的非浙江籍的重要人物和知名人士。近現(xiàn)代及歷史上的浙江名人評選工作另行制定辦法。黨政領(lǐng)域暫不列入評選范圍。
溫州市檔案局保管利用處處長王高榮在討論時說:“我覺得對名人評選標準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思考。”臺州市檔案局副局長羅超英也認為,對人物來說,是非功過的評價,以往都是要“蓋棺”才能“定論”的,評價當代人物尤其難,目前的名人標準范疇,還不是很清晰。
同時,省檔案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浙江名人’評選的標準,還比較模糊,我們也希望通過早報,向?qū)<液凸娬骷庖姡?lsquo;浙江名人’應該是怎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