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機產品有多金貴?兩個洋蔥18元,兩只番茄22元,六個蒜頭16元……價格如此高昂的“有機產品”是不是真的“有機”?有沒有“魚目混珠”現(xiàn)象?本報記者在市場上發(fā)現(xiàn),有些有機產品存在標簽粘貼隨意的情況,還有一些“有機產品”身份存疑。
文/圖/表 記者劉俊
記者在廣州各大超市看到,隨著市民消費力的提高和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售價高出普通蔬果雜糧數(shù)倍的有機食品專柜越開越多。不過,很多市民仍然對是否真的有機存在疑惑,記者在市面上也發(fā)現(xiàn)部分產品存在標簽粘貼隨意的情況。有業(yè)內人士更向本報透露,在進貨時要提防“陷阱”。
在家樂福和吉之島,記者看到蔬菜、水果、雜糧、大米、雞蛋都紛紛貼上了“有機”標簽,身價比普通產品飆升三四倍以上,購買者多數(shù)以中老年婦女和孕婦為主。
昨日,記者在天河城吉之島看到有30多種有機蔬菜,500克有機番茄、姜和蒜的售價分別是25.45元、29.5元、30.6元,而同場的普通品種分別只要5元、11元和13元。綠油油的瓜菜就更值錢了。北京某有機農莊運到廣州的蔬菜只能保存3天,500克油麥菜就高達28.4元,莧菜25元,生菜28.4元,菜心28.9元。
在前進路家樂福6只有機雞蛋叫價18元,500克大米10元,一瓶300毫克有機醬油15元。市民陳小姐說:“現(xiàn)在好多食品都叫有機,但誰知道是不是?”
銷售員對記者表示,她主要是看外包裝上是否有國家認可的有機認證標志和證書號碼,不過記者還是發(fā)現(xiàn)有一些身份存疑的“漏網之魚”。在好又多超市,多盒“有機地瓜葉”只有農場的標志沒有國家的有機標志,銷售員解釋說:“標志是包裝時粘上去的,這幾盒忘記粘而已。”
業(yè)內人士:三類山寨產品自封“有機”
一直從事有機產品銷售的新機祥百貨店的總經理張堅對本報說,在進貨的過程中他們都小心翼翼,因為曾發(fā)現(xiàn)有誤導性的“有機產品”,建議消費者仔細詢問和留意外包裝的有機認證標志,了解零售商的誠信度。
張堅說,這主要涉及三類產品:“一是五谷雜糧和水果,品名上帶‘有機’字樣,但外包裝上沒有任何的有機認證標志。”第二部分是風味土特產,雖然沒寫“有機”,但可能帶“天然”、“綠色食品”等字樣。
還有一類是山珍海味,張堅表示有商家在外包裝上加印了其內部自有檢測中心的檢測標志,卻宣稱產品通過了有機認證,既當球員又當裁判。
法律界人士表示,銷售上述所說的第一種產品,屬于欺騙消費者,第二、第三種產品的銷售,大多是由于銷售方不理解有機的含義卻為了勸導顧客接受較高售價而導致的欺騙的發(fā)生。
獲得有機認證
產品網上能查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有機產品監(jiān)督抽查合格率均在95%以上。經批準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咨詢機構名單可通過國家認監(jiān)委網站(www.cnca.gov.cn)查詢專區(qū)查詢,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yè)、產品信息可通過“中國食品農產品(17.26,0.00,0.00%)認證信息系統(tǒng)”(http://food.cnca.cn)查詢。消費者如發(fā)現(xiàn)有機產品認證活動中涉嫌違規(guī)行為,可撥打12365進行投訴。
此外,消費者還可以通過有機產品標志識別有機產品。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分為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和中國有機轉換產品認證標志。在有機產品轉換期內生產的產品或者以轉換期內生產的產品為原料加工的產品,應當使用中國有機轉換產品認證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