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做官員的都要身兼模特,因為我們要用服裝來展示馬來西亞多元的種族和文化。”馬來西亞旅游部部長拿督斯里黃燕燕,以一襲襲鮮艷的民族服裝出席河南省僑聯(lián)五十周年慶的系列活動。
黃燕燕參政35年來,在政壇上已創(chuàng)下多個第一:第一位大馬女性副財長、馬華創(chuàng)黨以來第一位女性副總會長、第一位入主旅游部的華裔女性部長……一路走來,她的經(jīng)歷不是傳奇,更像是一部華裔的奮斗史。參加河南省僑聯(lián)活動的間隙,黃燕燕談旅游、聊世博、話人生。在多元文化之間切換角色,她游刃有余。
本報記者/周可
身份轉(zhuǎn)換:越做越快樂
在任旅游部部長之前,黃燕燕曾任馬來西亞婦女、家庭及社會發(fā)展部長,黃燕燕說,在這個部門工作,為貧窮人士和弱勢群體服務,就像做功德。她覺得,在這個部門工作,樂多于悲,而且越做越快樂。當初她被調(diào)到這部門時,她非常振奮,因為她成了大馬首名華裔女部長,而且掌管一個向來屬于巫統(tǒng)配額的部門。
之前還曾出任馬來西亞財政部副部長的黃燕燕指出,婦女社會部和財政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部門。她就曾形容自己從一個最有錢的部門,到一個最窮的部門;從給錢到討錢。她曾在財政部的工作經(jīng)驗,讓她更懂得如何爭取撥款,婦女社會部從原有的35億令吉撥款增至85億令吉,正是她為這個部門帶來的其中一個貢獻。
此外,黃燕燕也爭取到將可獲福利金的水平線從原有每月家庭收入400令吉提高至720令吉,讓更多人受惠;通過15999福利專線可申請福利卡等等。“很多華人的確從中受惠,幾個月內(nèi)就有2萬名華人獲總額2億令吉的福利金。”黃燕燕說起以前的任職經(jīng)歷,能為華人謀福利,是令她欣慰之處。
推介大馬:《弟子規(guī)》得靈感
“若您沒看過此地,那您還不算看過世界。”英國著名作家毛姆在到訪檳城時,曾說過這么一句話。黃燕燕也喜歡用這句話開門見山地推介馬來西亞的旅游資源。即便是談旅游,黃燕燕也會將華人的傳統(tǒng)人文理念貫穿其中。她甚至從《弟子規(guī)》中得到靈感。
日前的訪華之旅,令黃燕燕發(fā)現(xiàn)中國人的超強消費力。在眾多旅游產(chǎn)品中,黃燕燕著力強調(diào)以“孝道”和《弟子規(guī)》來向中國推廣“黃金年華”配套。這是一項主要供退休人士參與并鼓勵孩子盡孝心、帶父母出外旅行的產(chǎn)品。“華人最講究忠孝仁義,老人家如果收到這份禮物,一定會開心地告訴朋友,‘看我的孩子多孝順,讓我去大馬旅行!’”黃燕燕透露,“孝道”在她的人生字典里非常重要,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旅游推動孝道,讓華人后代謹記老祖宗的人生價值觀。
展望世博:亞洲共同的驕傲
“2010年上海世博會馬來西亞館日前已經(jīng)破土動工。作為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屆世博會,它將給全世界帶來驚喜,上海世博會是亞洲共同的驕傲。”談及上海,黃燕燕熱情地說道。
黃燕燕繪聲繪色地介紹說,馬來西亞館占地3000平方米。由馬來西亞47個民族的文化元素構(gòu)成的民族歌舞表演,將成為馬來西亞館最大的展示亮點。在184天的世博會會期里,馬來西亞館內(nèi)一個可容納100名觀眾的小劇場,每天都會表演兩場民族歌舞。如果適逢馬來西亞重大節(jié)日以及馬中建交紀念日,展館還將舉行觀眾抽獎活動。
自我定位:知性很重要
誠懇的態(tài)度、略顯沙啞的語音、生動的表述,一個女強人形象赫然在目。但其實,黃燕燕更是個很有生活情調(diào)的女性。 每天早上風雨不改,到自己家旁的“天地”花園看花,是黃燕燕多年來的生活習慣。每當她看到自己栽種的鮮花,心情就會開朗,有助她展開一天的工作。她說,在自家花園里,能聞到至少10種花香,她都不用出門買花了。除了養(yǎng)花,黃燕燕也種植蔬果,有指天椒、四季豆、蕹菜等。
在黃燕燕看來,21世紀的女性除了要繼續(xù)扮演賢妻良母的傳統(tǒng)角色外,也要加強自己的素質(zhì),以成為知性女性。她說:“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在家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但今天一位丈夫所要的妻子不只會煮飯和照顧家人孩子,還要隨時內(nèi)外兼顧,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外,也要懂得和丈夫談政經(jīng)文教的課題,成為丈夫的好伙伴。”(來源:上海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