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7月1日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采訪時,對日本在貿易談判中的立場表示強烈不滿,并明確表示,若無法達成協議,他將對日本進口商品征收高達30%或35%的關稅。這一表態(tài)遠高于此前宣布的24%關稅,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對日本貿易政策的強硬態(tài)度。
特朗普在采訪中指出,日本“太強硬”,尤其是在農業(yè)和汽車貿易方面。他特別提到,日本拒絕接受美國大米的出口,并且在汽車貿易逆差問題上缺乏合作意愿。特朗普表示,他將直接向日本發(fā)送信件,要求其支付“30%或35%這一由我們決定的數字(關稅稅率)”,并強調這一稅率將由美方單方面決定。
白宮官員在7月2日透露,特朗普政府已決定擱置與日本的談判,轉而優(yōu)先與印度等其他貿易伙伴進行談判。印度外長蘇杰生近日表示,美印雙方已接近達成協議,特朗普似乎對與印度達成交易感到樂觀。他稱,“這將是一筆我們能夠參與競爭的交易”,并表示如果印度愿意配合,雙方將達成大幅降低關稅的協議。
日本政府對此表示擔憂,但并未直接回應特朗普的威脅。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回應特朗普的言論時強調,投資比關稅更重要,并表示日美談判仍在進行中。盡管如此,日本政府官員和外交人員均表示,談判中并未出現過如此高的關稅數字,因此不會對特朗普的言論作出直接回應。
特朗普的這一表態(tài)也引發(fā)了市場對全球貿易戰(zhàn)的擔憂。此前,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征24%的關稅,其中包括10%的“最低基準關稅”和14%的“對等關稅”,并威脅其他國家若在7月8日前未能與美國達成協議,將面臨更高的關稅。然而,由于市場反應劇烈,特朗普在4月9日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關稅90天,但維持10%的“基準關稅”。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日本,也對美國國內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根據相關研究,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導致美國消費者價格大幅上漲,進口商品的可得性下降,供應鏈網絡發(fā)生重大變化。研究顯示,美國每月因關稅政策導致的收入減少約為14億美元。
與此同時,日本企業(yè)也在積極尋求應對策略。由于日本在農業(yè)和汽車貿易方面面臨較大壓力,許多企業(yè)開始考慮開拓新的國際市場。例如,日本汽車制造商正在評估是否將部分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或其他地區(qū),以規(guī)避美國的高額關稅。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引發(fā)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政策雖然在短期內可能帶來貿易保護主義的紅利,但長期來看,這種政策可能會削弱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影響力,并導致其他國家采取報復性措施。
特朗普對日本的關稅威脅,不僅是一次貿易談判的升級,更是對美日關系的重新定義。隨著美國與日本、印度等國的貿易談判走向不同方向,東北亞地區(qū)的經濟秩序也將面臨新的挑戰(zhàn)。未來,如何在保護本國利益的同時,推動區(qū)域經濟合作,將是各國政府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