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君 方子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本書簡介:在香港演藝界,有一年齡已過“不惑”的中年男性,一直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華仔”。據(jù)說在香港,不知道“華仔”的人只有兩種:不懂事的孩童與白癡。他那張有著深邃如潭的眼神和鷹鉤鼻的臉,巧妙地將中、西方人的神……[連載內(nèi)容]

劉德華:“這個姑姑,在我心目中就如天仙下凡一樣。
她是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令我真的戲假情真的女主角。
那時候我真的以為自己是楊過,每日最渴望的事就是開工,因為開工便可以見到我最愛的姑姑。”
“世間最理想的愛情,應(yīng)該像楊過與小龍女般,不理世俗,不受任何條件限制。
但這種愛情,在現(xiàn)實中幾乎不存在,譬如我的愛人死了,如果我愛得夠深,應(yīng)該馬上自殺,跟她一塊兒死掉,但我的家人呢?
誰照顧他們呢?
惟有拉拉扯扯的活下來,于是這份愛情不夠完美。”
劉德華心中最完美的愛情,原來在《神雕俠侶》中。
但是,電影就好比一個美麗的夢,把夢中的情景放到現(xiàn)實生活里來,就會遇到許多必須面對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夢中不會出現(xiàn),當(dāng)它突然出現(xiàn)在生活里,你就會感到束手無策了。
正因為如此,劉德華的愛情生活才會磕磕絆絆。
深藏于劉德華心中的完美愛情,如夢幻一般,現(xiàn)實生活里難以找到,一有機會,他就會在電影中加以實現(xiàn)。
在劉德華自己的天幕公司投拍的第一部影片《九一神雕俠侶》中,他就執(zhí)意讓愛情有一個美滿的結(jié)局,就像這部影片原來的片名《花好月圓》一樣。
劉德華將《神雕俠侶》中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搬移到另一時空,使之神髓融為一體,正如他自己所說:“小龍女知道犯了俗例,馬上離開楊過,但一直又暗中保護他,就像《九一神雕俠侶》中,梅艷芳暗中保護我一樣;而葉蘊儀的角色,更像郭襄;那種‘死亡天使’的藥物,就是書中絕情谷的情花毒。 ”
自開電影公司,創(chuàng)業(yè)之作便是《九一神雕俠侶》,接著還是一部《九二神雕俠侶》,稍后,1993年,劉德華又籌拍《神雕俠侶》(后因故未拍)。
為什么在劉德華的心中有如此深厚的“神雕情結(jié)”?
想必,這種“神雕情結(jié)”應(yīng)該歸集于一個女人身上,就是小龍女的扮演者——陳玉蓮。
陳玉蓮,劉德華多年以來難以忘懷的一個名字。
在選擇《神雕俠侶》中的女主人公——小龍女的扮演者時,劉德華毫不猶豫地找到陳玉蓮。
他向外界解釋道:蓮妹飾演的小龍女已經(jīng)深入人心,換上任何人都難以為觀眾接受。
其實,選定陳玉蓮來重演小龍女,還有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劉德華的心目中,陳玉蓮就是小龍女。
在劉德華的一篇隨筆中,他坦率的談到了對陳玉蓮的印象:“對于陳玉蓮,我想這是自己的一個情意結(jié),許多人以為我和她相識于拍攝《神雕俠侶》,其實早在這之前我已對這女孩子印象深刻。”
在前面的章節(jié)里曾經(jīng)介紹過,劉德華在中學(xué)讀書的時候,和另外幾個同學(xué)共同創(chuàng)作了一個劇本《蛻變》。
這個劇本在參加香港電視臺的創(chuàng)作比賽中脫穎而出,勇奪冠軍。
香港電視臺選用這個劇本去拍電視劇,飾演劇中女一號的,就是劉德華當(dāng)時的偶像——陳玉蓮。
如今,許多年過去了,劉德華仍對初見陳玉蓮時的印象深刻:“漂亮,絕對的漂亮,但那種漂亮不屬于這個城市和這個大都會,她的漂亮是一種泥土氣息的清新,寧靜的舒服,毫無侵略性。
我從未在她眼中看到過一絲渴望,大概她一直是一個甘于平靜生活的女孩子。”
在劉德華的眼里,陳玉蓮美得文文靜靜,那是一種清新脫俗的空靈之美。
這種空靈之美讓劉德華的心里有了說不出的滋味。
他想,卻又不敢想,因為當(dāng)時的劉德華還是一個無名小子,而陳玉蓮已是在香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明星了。
他清楚自己與陳玉蓮之間的天壤之別。
由于心中有了“事”,劉德華格外關(guān)注陳玉蓮的哪怕是一點一滴的消息。
這一來,反倒弄得他心里痛苦不堪。
據(jù)可靠消息,他最尊敬的影壇大哥周潤發(fā)的戀人,就是陳玉蓮。
劉德華只得把自己心中的“事”放下。
然而,他對陳玉蓮的好感卻是再怎么也放不下的,正在這個時候,無線電視臺決定拍《神雕俠侶》,劉德華終于有機會和陳玉蓮走到一個拍攝現(xiàn)場中。
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劉德華對陳玉蓮又有了新的認(rèn)識,而陳玉蓮對劉德華也由開始的冷漠而變得熱情了一些。
“要在數(shù)年后,我才明白原來她根本就像小龍女,看淡世事,不爭不問,但求有自己的一個小世界。
“拍《神雕俠侶》的初期,我覺得她真像姑姑,不可侵犯,又怕接近她,怕她冷冷的看你一眼,自討沒趣。
“其實我一直都沒有跟她有太多的話題,她的世界不是外人可以隨便走進的。
好幾次我都想告訴她:為什么你不多笑一點呢?
你笑起來很好看。
可是我沒有說出口,因為她大多時候都是抿著嘴唇的。
“有一次《神雕》出外景,我和她坐同一輛外景車,山路顛顛簸簸,弄得全車人沒有一覺好睡,大家開始有點煩躁,開始不耐煩,惟是她仍靜靜地望著窗外不作聲,看不出她雙眼想說什么。
也許在她來看,這個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身外物,不慍不躁是最好的態(tài)度對待眾生。”
劉德華曾經(jīng)問自己,她到底漂亮在哪兒,回答是,她與眾不同。
是的,陳玉蓮處處表現(xiàn)出來的與眾不同使劉德華只敢把自己擺在一個欣賞者的位置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則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與她保持著一段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