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上午9點,早秈稻期貨合約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 新華社 圖
據(jù)上海證券報報道,昨天,早秈稻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推出稻谷期貨究竟有什么意義?開展早秈稻期貨的現(xiàn)貨市場基礎如何?現(xiàn)貨企業(yè)參與早秈稻期貨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就上述問題,鄭州商品交易所負責人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上市意義重大
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稻谷期貨的上市有利于完善稻谷市場價格形成機制。鄭商所負責人表示,稻谷期貨上市以后,隨著品種的逐漸成熟和交易規(guī)模的擴大,其價格發(fā)現(xiàn)功能將改變現(xiàn)有的稻谷價格形成機制,有利于政府、企業(yè)和農民較準確地把握市場供求狀況,穩(wěn)定稻谷生產經營和市場價格。
稻谷期貨的上市能為糧食宏觀調控提供參考依據(jù),幫助相關政府部門及時、準確地把握市場變化趨勢,及早采取調控措施,穩(wěn)定稻谷價格,平衡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此外,稻谷期貨上市后,將形成中國稻谷的權威價格,并對國際稻谷市場價格產生影響,進而爭取稻谷的國際定價權,使我國成為全球稻谷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價格中心,有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國家利益。
反復論證選擇早秈稻
稻谷是我國的重要糧食品種。稻谷有秈稻和粳稻兩種主要類型,而秈稻中又有早秈稻和中晚秈稻之分。鄭商所在稻谷期貨的開發(fā)中,對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都進行了深入調查論證和反復權衡,最終決定交易標的首選早秈稻。
鄭商所負責人表示,選擇率先推出早秈稻,主要出于幾項考慮。首先,稻谷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品種,關系國計民生;而早秈稻是稻谷中一個較小的品種,作為口糧消費的影響也較小。在稻谷中首先推出早秈稻期貨,比較穩(wěn)妥;其次,早秈稻市場化程度和商品率高、用途多樣、價格波動較大、耐儲藏、易運輸、質量最易標準化,在目前的稻谷品種中,最適合開展期貨交易;最后,早秈稻是我國稻谷中每年上市最早的品種,在南方地區(qū)更是直接反映出晚稻的種植情況,也是稻米市場余缺變化的先導,因此,早秈稻價格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一定的先導性,是我國稻谷市場價格的風向標,有利于期貨市場發(fā)揮其功能。
現(xiàn)貨市場基礎良好
期貨品種的現(xiàn)貨基礎,將對期貨交易的開展起到決定性作用。鄭商所負責人認為,早秈稻具有良好的現(xiàn)貨市場基礎,非常適宜于開展期貨交易。
據(jù)了解,作為糧食品種,早秈稻商品率高,流通規(guī)模較大。雖然早秈稻產量在稻谷中所占比例較小,但商品率較高(約50%),商品量較大,能夠滿足期貨市場正常運行的需要。2008年早秈稻產量3158萬噸,按照1800元/噸計算,早秈稻年產值568億元左右;如果按照50%貿易量計算,其流通市值280億元左右。
早秈稻期貨參與主體較多。早秈稻現(xiàn)貨市場較為發(fā)達,生產、經營和加工企業(yè)都可以利用早秈稻期貨開展套期保值業(yè)務,為推出早秈稻期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早秈稻便于儲存和運輸。稻谷中早秈稻最耐儲藏,儲藏期間質量變化較;早秈稻的收購、運輸和加工的區(qū)域半徑較小(外銷售、外運一般為大米),運輸較為便利,適合開展期貨交易。
此外,早秈稻易標準化。早秈稻的優(yōu)質品種相對較少,普通早秈稻品種之間差異相對較小,早秈稻的等級易于劃分、質量標準體系健全。早秈稻期貨交割品級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稻谷》(GB1350-1999)制定,品級確定性好,有利于增強早秈稻期貨市場的吸引力和流動性。
現(xiàn)貨企業(yè)應堅持套保
國際國內經驗都表明,期貨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但是,利用期貨市場并參與期貨交易并不容易。鄭商所負責人強調,早秈稻現(xiàn)貨企業(yè)首先要明確參與期貨的目的,是保障生產經營的穩(wěn)定以及提高銷售和利潤的可控性,絕不是通過投機交易來獲利;其次,必須充分了解期貨市場交易機制、早秈稻期貨的交易規(guī)則和交易風險,不斷熟悉和掌握期貨交易的規(guī)律和技巧,防止因為不了解、沒掌握而出現(xiàn)不應有的損失;再次,必須堅持套期保值的原則,建立起與套期保值相適應的內部組織架構、管理制度、決策流程、工作流程、風險控制措施,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利用期貨市場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