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確,聽起來是挺荒謬,但道理卻真是這個道理。
現(xiàn)如今的社會生活中,每個人周圍都有一個小圈子,這個圈子看似開放,實則是個密閉的環(huán)境,不論哪個人、投入何種情緒進去,這種情緒都會隱隱的在這個圈子里流動,進而對其他人造成心態(tài)上的影響。就比如說,大家都在出軌,話題全都圍繞在“出軌”問題上,當每個人都把“忠貞”數(shù)落得一無是處之際,那個還未出軌的人,心里面不自覺的就會去思考自己的婚姻,由著他人對婚姻的指責,他會不自覺的去挑剔自己的婚姻。
羅德島布朗大學的羅絲·麥克德莫特博士自1948年開始跟蹤調查新英格蘭弗雷明漢1.2萬余名居民生活狀況,結果發(fā)現(xiàn)離婚也具有傳染性,每一起離婚事件都會在朋友圈中產(chǎn)生影響,結果顯示,如果被試者的一名好友遭遇婚變,那么這名被試者的婚姻觸礁的可能性便會增加75%。這種效應被稱為“離婚聚類”。
而這種“傳染”,其實是一種模仿。人終歸是趨同的動物,人會不自覺的傾向于去模仿更大多數(shù)人的行為,F(xiàn)如今夫妻的忠誠度低,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模仿效應”。
“不忠”是自我意識過于強烈的表現(xiàn)
身邊有位朋友說“現(xiàn)在出軌率高了,不是因為大家都不正常了,相反是因為人越來越‘正常’了!”
這話從人性角度來看,卻也不無道理。這透露出,當今社會,人對自我的感受和追求越來越真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