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在積累一定技術(shù)之后,我國重新啟動登陸作戰(zhàn)運載工具的研制,建造了067型登陸艇。這種登陸艇可以裝載一輛重型坦克或兩輛裝甲車或一個步兵分隊,航速可達11節(jié)。但受噸位小、火力弱的限制,實施稍大規(guī)模的登陸作戰(zhàn),特別是遠離海岸的登陸作戰(zhàn),還是覺得“力不從心”。
隨后,我們又探索性地研制了068、073、073Ⅱ型登陸艇,其噸位、火力、適航性等,始終不甚理想。
直到1978年,隨著072型登陸艦的首艦在上海建成,才真正標志著中國海軍進入“登陸艦”時代。072型登陸艦的航速達到20節(jié),載重450噸,采用全貫通式運載艙,可運載1個59式中型坦克連、兩艘登陸艇和一個步兵連。

此后,以072型登陸艦為基礎,后又陸續(xù)研制、建造了072Ⅲ型登陸艦。該艦載重提高到500噸,可運載25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10輛坦克、4艘登陸艇,還可搭載1架直-8中型直升機,這標志著海軍登陸作戰(zhàn)“由平面到立體”時代的開始。
時至今日,072和072Ⅲ型登陸艦,仍是中國海軍主力登陸艦。

071型船塢登陸艦具備一定隱身性能
盡管072型登陸艦使中國海軍進入了“由平面到立體”的時代,但還沒從根本上解決由小到大、由近到遠、由弱到強的問題。于是,在進入新世紀之后,國家下決心啟動了071型船塢登陸艦發(fā)展計劃。
現(xiàn)在,該型艦已建造3艘。首艦即昆侖山艦,舷號998;第二艘是井岡山艦,舷號999;第三艘是長白山艦,舷號989。分別于2006年、2010年、2011年下水。
這3艘艦,成為中國自行建造的噸位最大、技術(shù)最先進的兩棲船塢登陸艦。據(jù)說,其首艦之所以取名“昆侖山”,就是讓它象征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與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相依相戀。當然,昆侖山艦的服役,也標志著該型船塢登陸艦與新型驅(qū)護艦一起,能夠構(gòu)建起中國海軍完整的“立體登陸”作戰(zhàn)能力和遠近海相結(jié)合的海上防御作戰(zhàn)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