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對中國軍事力量的競賽當中,它的彈道導彈打衛(wèi)星,給中國也是一個啟示,就是如果一旦中印在邊境打仗的話,雙方都可能使用彈道導彈打衛(wèi)星的技術,把雙方的衛(wèi)星都抹掉。印度應該是占更大的便宜。
所以中印開戰(zhàn),最后如果大打出手的話,還是要奪取制空權,靠空軍來致勝。
彈道導彈打衛(wèi)星,反彈道導彈等等這些,印度也表現(xiàn)出它的烈火導彈試驗達到5000、6000公里也是威懾北京,但是這只是一個威懾而已,就跟中國威懾美國,僅僅是一個威懾。
另一方面,根據美軍最新的報告說,中國大陸解放軍完成了小型固體的燃料火箭“開拓者”號的研制,可以快速發(fā)射微型和小型的衛(wèi)星,進入到太空參戰(zhàn),正是這種“開拓者”的衍生型,在去年1月完成了解放軍首次的反衛(wèi)星的試驗。
而中國大陸新一代的運載火箭,可以把25噸載客送入到近地軌道,把14噸的載客送入到同步軌道,而這些運載能力的提升,都具備軍民兩用的前景。

開拓者固體火箭
美軍專家揭秘:中國07年發(fā)射導彈打衛(wèi)星內幕
小引:今年九月在美國出差,遇到當年在海外留學的老朋友Petter。他現(xiàn)在在美國空軍作研究工作,聊天當中說起了中國在2007年打下風云一號衛(wèi)星的故事,談到了他們當時對這一事件的分析和處理,有很多內容媒體并沒有報道。
特將當時聽到的故事以第一人稱寫出,由于內容較多,將分幾次寫出。
公元2007年元月12日旁晚,我正駕車沿著PacificCoast海岸公路向著加州LAX機場駛去,雖然是一月中旬,洛杉磯的氣候依然溫暖,車內的音響正播放著希金斯的那略帶憂郁的卡薩布蘭卡,左邊是淺藍色的大海。夕陽西下,遠遠望過去,海天一色,海風溫柔地從開著的車窗吹進來,使人心曠神怡。
忽然,ABC的晚間新聞插了進來,是中國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秦剛在舉行記者招待會,抗議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播音員又轉向了美國國務院的新聞發(fā)布會,美國國務院新聞發(fā)言人麥科馬克在新聞發(fā)布會上信誓旦旦的保證,美國政府遵守與中國政府簽訂的三個聯(lián)合公報和一個聲明的原則,不支持臺灣獨立,無意干涉中國內政云云。
基本是老生常談,了無新意。只要美國一賣武器給臺灣,中國就抗議,中國一抗議,美國就保證。呵呵,真是配合默契啊。
不過我的思緒卻停留在下午秘書轉來的一份傳真上,讓我第二天上午10點之前務必趕到美國空軍位于華盛頓附近的空間數據中心參加一個會議,不尋常的是傳真沒說明會議的具體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