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脫胎于大不列顛18世紀的殖民和商貿冒險。至20世紀初已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帝國,覆蓋地球四分之一的面積,如此之大而成為世界“日不落”。在此高峰期,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大英帝國。不同于以往的大帝國,英國實力的基礎是海軍,可用于廣泛的攻擊,從而使英國能實現自由航行及打擊奴隸制和海盜業(yè),讓世界成為更安全的地方。帝國依賴貿易和控制戰(zhàn)略咽喉點--例如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亞丁灣、霍爾木茲海峽、直布羅陀都屬于英國,而非謀求為了資源去控制廣闊的內陸。這一切使英國非常富有。
大英帝國非常多元化,包括在全世界各大陸的領土,組成文化的廣泛多樣性。英國統治著遠多于其他帝國的錯綜復雜群體,給其時間發(fā)展,給其完美的方式以管轄不同地區(qū),或直轄或通過地方統治者。英國統治延伸的地方類似印度、埃及、加拿大那樣不盡相同。

大英帝國
4、前蘇聯

前蘇聯
象前蘇聯這樣占據大量土地和資源或許理所當然可成為超級大國。前蘇聯繼承了原俄羅斯帝國的大部分人口和土地,而該帝國通過侵占他國而變的幅原遼闊,以致于被稱為“各國之監(jiān)獄”。猶如二戰(zhàn)中希特勒所發(fā)現的,前蘇聯的力量基礎在于經濟規(guī)模,從而使其難以被徹底消滅。
廣闊而資源豐富的土地可利用氣候并擊敗外國軍隊。前蘇聯龐大的陸軍由核武器撐腰,似乎在常規(guī)戰(zhàn)爭中勢不可擋。前蘇聯的地理優(yōu)勢,使許多信奉地緣政治中腹地理論的西方人一度擔心,誰控制的歐亞腹地就能控制歐亞乃至整個世界。糾結于對自身安全的恐懼,前蘇聯力量持續(xù)增長越來越大,因此其軍隊規(guī)模如同雪球般滾大,以使敵人距離本土越遠越好,前蘇聯在其巔峰時期占據整個東歐和東北亞的大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