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結論是:從1990年到2005年的15年間,中國對朝鮮援助高達15億——37.5億美元之間。美國國會研究所引用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國際糧食援助信息系統(tǒng)數據給出了一個統(tǒng)計:從1996年至2009年間,中國對朝鮮糧食援助總計為345萬噸左右,占世界糧食援助總額的26.9%,略超過韓國的26.5%。而在2012年,中國一次性就向朝鮮援助了100萬噸糧食。

朝鮮干旱或導致饑荒
伊朗長期遭受西方社會的封鎖和制裁,民生極其艱難,根本就不可能對朝鮮提供大規(guī)模糧食援助。真正能夠幫助朝鮮應對早災饑荒的是中國、美國、歐盟、韓國和日本,但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組織對朝鮮提供大規(guī)模糧食援助都有條件,西方社會希望朝鮮改變先軍政策放棄核武研發(fā),而這偏偏又是金正恩叫板國際社會鞏固世襲政權的“殺手锏”!至于中國完全有能力解決朝鮮的糧食缺口,但中朝關系近年來處于一種不冷不熱的狀態(tài),金正恩沒有延續(xù)父祖輩與中國的友好交往政策,因而也就不愿意向中國喊援助。

朝鮮干旱或導致饑荒
伊朗擁有7000多萬人口,1億噸的糧食產量僅能滿足自身需求,顯然不可能對朝鮮提供大規(guī)模的糧食援助。今年4月13日,朝鮮外務相李洙墉罕見訪問印度,與印度外交部長斯瓦拉吉舉行了會談,請求印度為其提供更多人道主義援助。2011年,印度曾向朝鮮提供900噸大豆和373噸小麥(價值100萬美元)緊急糧食援助。面對百年一遇的罕見旱災,金正恩能否放低身段,向國際社會特別是周邊鄰國發(fā)出請求至關重要,這將決定朝鮮如何應對并安然度過饑荒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