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個習慣在眾人面前說話的人,深圳音樂廳的老師跟我說了快一年了,這回我豁出去了。深圳的同學,你們準備好了嗎?反正我沒準備好。”這是王小峰8月29日博客中的一句話。無論準備好了沒,9月4日下午,王小峰如約來到深圳音樂廳,在“美麗星期天”的演講臺上“侃音樂”。
王小峰是最早向國內(nèi)介紹西方流行音樂和搖滾樂的推廣者之一,他1989年開始發(fā)表音樂評論,迄今為止在內(nèi)地、香港和日本各類報刊上發(fā)表音樂類評論、訪談、隨筆等文章近60余萬字。而近年來,王小峰博客中的音樂評論卻越來越少。“我從2005年開始就寫得少了。”當天下午,王小峰告訴記者,“對中國流行樂壇,當年我想說得很多,現(xiàn)在想說得少了。現(xiàn)在寫的評論,基本上都是人家約的稿,而大多數(shù)時候,人家跟我約我也不寫,后來就變成沒人約了。作為一個所謂的樂評人,我覺得是一個很沒面子的事情,不像影評人,人家都為影評人的身份自豪,因為人家有東西可寫。樂評人,已經(jīng)沒什么東西可寫了,中國流行樂壇沒什么像樣的作品值得樂評人去評論。”
中國流行音樂發(fā)展30余年,經(jīng)過上世紀80年代的積累,90年代的成長,到了21世紀已經(jīng)呈現(xiàn)了多元化的局面,而在王小峰的眼中,中國流行音樂的發(fā)展從未有過高峰和低谷,一直處于一個低層次的狀態(tài)。王小峰話鋒犀利,對于老牌歌手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的現(xiàn)象,王小峰表示,這也是中國流行樂壇沒有音樂的表現(xiàn)。“音樂這個行業(yè)應(yīng)該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行業(yè),但中國樂壇卻仍然有非常多的老牌歌手還在唱歌,羅大佑、王菲、那英(微博)、齊秦(微博)、張學友、張惠妹(微博),他們的票房比大多數(shù)年輕歌手的要好,為什么?給人感覺是后無來者。”王小峰說,“2000年以后,中國樂壇就出了一個周杰倫,再也沒有其他人能把那些老歌手的光芒掩蓋下去了,年輕聽眾也沒有真正的音樂可以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