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網資訊綜合報道】雖然“集體停貸”傳言已經被澄清,但是有關房價波動的消息還是令部分商業(yè)銀行更為警覺。
對于絕大多數商業(yè)銀行來說,房貸業(yè)務中住房個人按揭的不良貸款率一直以來遠低于信用卡貸款、個人經營類貸款等其他種類的個貸業(yè)務。再加上不高于70%的抵押率的保證,即使按揭貸款出現違約并進入不良貸款,商業(yè)銀行發(fā)生實際損失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
但是,面對2014年以來二、三線城市樓市的波動以及收益率的下降,銀行還是傾向于對于房地產個貸業(yè)務進行微調。
多數銀行選擇了“價格調控”的手段。進入2月份以來,不僅過去的8.5折、9折利率難覓蹤影,“原價”都已經成為了奢望。中國房產信息集團(CRIC)研究中心2月27日表示,通過對全國22個城市的69家銀行分支機構調研的結果顯示,全國近九成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升至基準甚至上浮5%-10%,個別上浮更高。
也有銀行在“價格調控”之外,啟動了隱性的名單制管理,個人申請住房按揭時購買的樓盤甚至也成為了銀行放貸與否的關鍵。一家城商行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該行與上述股份制銀行一樣,盡量與大型開發(fā)商的品牌地產項目進行合作發(fā)放個人貸款,對于一些風險較高的項目則會要求提高首付比例甚至拒貸。
